第72章、真正送礼的人(2/3)
样的事他也让你大哥帮着做,你们兄弟二人真是好分工啊。”
金良臣苦笑着说道:“驸马爷,家父只知忠君。但如今……情势如此,家父也不得不做长远打算。”
赵辉意味深长地看着他:“长远打算,那你们兄弟二人将来谁存谁亡?”
“那就只能看命数了。”金良臣对他跪了下来,“这事是那贵人以流民汇聚、江浦诸卫吃了亏的名义赠予大哥,大哥知他用意,推脱不得,只能答允试一试。驸马爷身份超然,不仅将来高枕无忧,也最宜家父托付。盼驸马爷将来能酌情援护一二,金家就感激不尽。”
赵辉脸上阴晴不定。
信是金奉君写的,说赎了这四人送给他的人是赵辉的侄女婿、西宁侯宋琥。他说宋琥派人送他这四女的,嘴里说的原因是流民汇聚到了江浦,应天卫在内的诸卫吃了亏。但江浦诸卫所吃了亏,他只送给金奉君,当然是因为金家和他赵辉已经有交情。
“这样的事,金家也敢让我做?”赵辉声音冷冽,“你们金家就不怕来了这一出,我以后再不与你们有什么来往牵连?”
“驸马爷愿与我有私交,又有再邀我一同经营书行的美意,我才下定决心行险一试。若驸马爷怪罪,自是我一力承担。”
金良臣跪着不起身,继续说道:“但家父随驾,总能知道一些消息。陛下虽震怒于流民一事,但既然已经应对妥当,陛下念及汉王一路北上苦劳也就不愿追究了。这这事另有他人所为,驸马爷实则是帮了他,因此才有西宁侯这事。大哥说,实则无需驸马爷做什么,他们只是感谢驸马爷没让事情闹大。”
“你知道这事是谁做的?”赵辉盯着他。
“驸马爷……”金良臣本想再隐一隐,但看到赵辉的眼神之后就低下了头,“不是汉王,但与汉王脱不了干系。是……汉王世子……”
赵辉深吸了一口气:朱高煦这糙货,怪不得最终没能成事。
父子俩都这么糙,所以还需要宋琥来擦屁股。
正月里,朱棣让丰城侯李彬接替宋琥镇守甘肃,召宋琥回南京。
朱棣敢放心北征,朱高炽监国的本事他比朱高煦更清楚。这样拙劣的手段自然让朱棣震怒,只不过赵辉适逢其会让事情得到了及时解决,朱棣查明情况之后才决定大事化小、小事化了。
兴许是到了北京又见到了朱高煦,心又软了下来。
但对汉王党而言,这是朱高煦丢了一分。
这又只是原因之一。表面上赵辉是帮朱高炽解决了一个紧急难题,他们还希望赵辉别和朱高炽走得太近。
赵辉要是一口回绝了,汉王党就判定自己全力支持朱高炽。
等朱琼枝拜会完了长公主们,安成公主上门拜访时宋琥必定陪着一起到。
赵辉不想被汉王党盯着下套就应该接受这份美意,至少暂时让他们安心。
“我要与你有私交,你仍要帮你大哥行险一试?”
金良臣始终跪着:“驸马爷,陛下乾纲独断,尘埃落定之前不偏不倚才是谋身之道。我也以为这样更好,才敢如此。心意是金家奉上的,驸马爷并不担大凶险。大哥既不好推脱,今后若是有什么雷霆之怒,自是到大哥就为止。反倒现在若是一力推辞,却要被当做先登了。”
“你倒帮我参谋起来了!”
“我与驸马爷私交甚笃,自然同乘一船。”
赵辉分析着其中风险。
金良臣说的话确实有道理。
赵辉除非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,就安心做个米虫。那样可能会安全一些,但也更加脆弱,完全无力抵御风险。
若要像计划的一般成为泰山从而稳如泰山,就只能积极参与进去,谨慎地决定每一步怎么走。
而任何一件事,都会有前因、有后果、有背景、有牵连。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