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历史军事 > 状元郎

第二百一十五章 得偿所愿(2/3)

目录

后堂稍歇,半个时辰后咱们上城门楼与民同乐,共度端阳。”卢知县便请两位大人入内奉茶。

“好的。”两位大人心情大好,随他安排。

~~

众人在内堂坐定后,仆役奉上香茗茶点。

贾知州喝口茶水润润喉,笑问黄兵宪:“兵宪大人没白跑一趟吧?”

“没有。”黄兵宪摇摇头道:“当初贤弟跟我推荐弘之的法子,说实话我还没当回事,总觉得他小小年纪,想出来的东西纵有巧思,也难堪大用。”

说着他搁下茶盏,朝敬陪末座的苏录笑道:

“本官跟你道个歉,果然是‘有才何须年高,无志空长百岁’啊。”

“老大人言重了。”苏录赶忙起身恭声道:“这注音符号绝非晚辈一人之功,老大人不知内情,这样想合情合理。”

“哦?”黄兵宪饶有兴致地问道:“那还有谁的功劳呀?”

“老大人容晚生从头道来……这注音符号源起于晚生当年习字未久,书写太慢。为了能跟上先生的速度,不得已用一些符号来简化记录。”苏录便朗声道:

“后来晚生的斋师张先生讳砚秋见了,鼓励并帮助我把注音符号彻底完善……没有他老人家把关,以晚生的水平,是不可能如此尽善尽美的。”

无论如何,他都不能少了张先生的……

顿一下,苏录接着道:“后来大老爷按临太平书院时,也是张先生将此注音方案献给大老爷的。”

“哦,果真如此?”贾知州看向卢知县。

“确实是那位张先生,代弘之将注音方案献给下官的。”卢知县点头道:“当时他只字未提自己的功劳,只说是弘之一人为之。”

说着有些感慨道:“后来我召见弘之,他便不肯露面了,但弘之这孩子感恩重情,就像今天这样没有贪功,原原本本禀报了张先生的贡献。”

“好,果真是有其师必有其徒,弘之遇上了一位好先生,张先生教出来一个好学生啊!”黄兵宪不禁大赞,看向苏录的眼神都柔和多了。

“那为什么没把张先生一起叫来?”贾知州问道。

“那人太犟,不愿意抢学生的功劳,便再也不肯露面。”卢知县苦笑道:“下官派人三顾茅庐请他来县里,都吃了闭门羹。他让人传话给我……真想感谢他就不要再打扰了,他只想安安静静地教书育人。”

“真是为人师表,高风亮节啊!”黄兵宪又赞一声,贾知州也道:

“人各有志,他不愿意出来也就不勉强他了,但我们可以旌表他嘛。”

说着吩咐一旁的幕友道:“回去后让州里给他送一块匾,再赏纹银百两,载入州志。”

“遵命。”幕友表示记下。

“兵备道也照此例。”黄兵宪也吩咐自己的随从。

苏录赶忙代张先生致谢,这下心里总算是好过些了。

“还有什么人的功劳,你也一并说来。”贾知州又笑道。

“当然主要还是靠大老爷慧眼识珠,率全县官吏教师全力推广,才有了今日之功。是以晚生只开了个头而已,万万不敢贪功!”苏录忙拱手道。

一番话说得卢知县、曹县丞等人心情大好,忙道:“弘之言重了,我们的工作谁都能做,但从无到有永远是最重要的一步。”

“呵呵,合江县在卢知县的教化下,上谦下让,已经颇有古仁人之风了。”贾知州十分满意,哪个领导看到下面人争功,都会头大如斗。

“但弘之漏了极重要的一条,那就是老父台在仅仅听取了汇报后,便力排众议,拨给县里两千两银子,不然以本县拮据的银根,哪能一下子新建百所社学,把注音符号推而广之啊?!”卢知县又正色补充道。

“是啊是啊!”众人忙应声不迭。

“哎,应该的。”贾知州

本章未完,下一页继续

书页 目录
好书推荐: 腐朽世界 太太请安分 这个忍者会开基因锁 一拳轰穿避难所 沸腾时代 我于人间证不朽 绝对之门 归墟仙国 大G,咖啡机与哥布林 元始金章